数字化 网络化 智能化
战略层,就是用户和经营者分别想从这个产品中获得什么。
用户想要获得的,就是“用户需求”,是来自公司或者团队外部的需求,为了确定用户需求,首先要确定产品的target user。确定产品的目标用户,有以下三个步骤:
用户细分:将用户分成较小的有共同需求的组(人口统计学、消费心态档案等);
用户研究:知道用户是谁(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考察、焦点小组、卡片分类等);
人物角色:从用户研究中提取出可以成为样例的虚拟人物。
通过使用以上几个手法,能确定出用户的需求,确定出产品在战略层的内容。
经营者想要获得的,就是“商业目标”,这是来自公司内部的需求,可以是用户数量目标、品牌宣传目的或者盈利目的。总之,老板或者团队想要获得的,也属于战略层的内容。
范围层,就是这个产品有哪些功能,这个产品都可以干些什么。
当你把用户需求和网站目标转变成网站应该提供给用户什么样的内容和功能时,战略就变成了范围。根据范围层的具体内容,可以将产品分为两大类:工具型和内容型,或者有的产品两者兼有。
工具型产品要考虑的是功能规格,对产品的功能组合进行详细描述。功能规格的描述语言应该:乐观、具体、客观。
乐观:防止做什么,而不是不能做什么。例如:论坛不允许未登录用户发言->如果用户发言时未登录,系统应该引导用户登录并返回;
具体:尽可能解释清楚。例如:论坛发言需要过滤敏感词语->发言中包含附件中词语的需要替换为*号,词库可更新;
客观:避免主观语气。例如:界面的风格应该是时尚的->产品外观应该符合企业品牌AI指南。
内容型产品要考虑的是内容需求,对各种内容元素的要求进行详细描述。
内容可以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在确定产品要提供的内容后,要根据用户需求、产品目标(战略层的内容)和可行性评定内容的优先级。在产品运转过程中,要安排日常的运维工作,而内容的更新频率要符合用户的期望。因此,内容的维护工作要根据战略目标来安排。如:你期望用户多久访问一次?从用户需求来看,他们希望多久更新一次。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用户准备不同特性的内容。
在收集完用户需求并将其排列好优先级后,需要将这些分散的片段组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结构层:创建产品功能和内容之间的关系。
结构层分为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两个大的部分。
交互设计是:描述“可能的用户行为”,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不要让用户去适应产品,而要让产品与用户互相适应,预测对方的下一步。
信息架构是:关注如何将信息表达给用户,着重于设计组织分类和导航结构,让用户容易找到。
交互设计应该至少包括概念模型和错误处理。
信息架构有两种分类体系:从上到下和从下到上。其结构可以有层级结构、矩阵结构、自然结构和线性结构。一般来说,网站都是以上多种结构的综合,一种结构为主,其他结构为辅。
层级结构:也称树状结构或中心辐射(hub-and spoke)结构,即节点与其他相关节点之间存在父级/子级的关系。这种结构最为常见。
自然结构:不会遵循任何一致的模式,适合于探索一系列关系不明确或者一直在演变的主题,如鼓励用户自由探险的某些娱乐网站。但如果用户下次还需要依靠同样的路径去找到同样的内容,则不太适合。
矩阵结构:通常帮助那些带着不同需求而来的用户,使他们能在相同内容中,寻找各自想要的东西,如:用户可以选择通过颜色或尺寸来浏览产品。
线性结构:常常用于小规模的结构,如单篇文章或专题;大规模的结构则被用于限制那些需要呈现的内容顺序对于符合用户需求非常关键的应用程序。
框架层决定某个板块或按钮等交互元素应该放在页面的什么地方。结构层中形成了大量的需求,框架层中,我们要更进一步地提炼这些需求,确定详细的界面外观、导航和信息设计,使晦涩的结构变得实在。
在设计框架层的内容时,要遵循两条原则:遵循用户日常使用习惯和恰当使用生活中的比喻。
框架层包含界面设计、导航设计和信息设计三个方面。
界面设计为用户提供做某些事的能力。做界面设计时,要选择合适的元素,让用户一眼就能看到最重要的东西。
导航设计给用户提供去某个地方的能力。做导航设计时,要提供网页之间的跳转方法,传达元素与内容之间的关系,传达内容与页面之间的关系。
信息设计是将想法传达给用户。信息设计是将各种设计元素聚合到一起,反映用户的思路,支持他们的任务和目标。包括视觉、分组等各个方面。
表现层是用户所能看见的一切,字体的大小,导航的颜色,整体给人的感觉。在这一层,内容、功能和美学汇集到一起来产生一个最终设计,从而满足其他层面的所有目标。
成功的界面设计有两个特点:
他们遵循的是一条流畅的路径。用户在浏览过程中有流畅感,不会被阻碍。
在不需要用太多细节来吓倒用户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有效选择的、某种可能的“引导”。
TAG:
提升用户体验